- 总结 2021
- 展望 2022
2021
关于博客
博客是我记录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地方。所以,博客的数量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学习的广度和对生活的思考。但是,很多博客文章都是写了个开头,草草了事。我很喜欢的一个比喻——蜻蜓点水。这就是我写文章的一个特点。
11 月 20 日那天,开始用 Org Mode1 作为博客的基础设施。格式转换工作断断续续地进行,明天就能完成。为什么要用 Org Mode 呢?因为好奇。Emacs 是上世纪就流传的文本编辑器,另一款比较流行的编辑器是 Vim,经常会有人询问 Emacs 和 Vim 哪一个更好用,其实无论是否好用,不到使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。Emacs 使用了 2 个月,能够进行文本编辑、记住了几个常用快捷键。我在去年就接触了 Emacs,不过最近两个月才开始真正使用。这是为什么?我认为这就是学习新事物的过程,一个黑箱摆在面前,害怕的同时又很好奇;害怕是因为对自己期待太高,进而担心学不会,好奇就是,想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,能不能为我所用,提高我的效率?
于是,我开始用 Emacs,自然就了解到基于 Emacs 的 Org Mode。Org Mode 和 Markdown 一样,是一种用于标记文本的文本格式,有自己的语法,能够被导出为 HTML、PDF 等常见格式。学习 Org Mode 的收获,就是你正在阅读的这个博客网站。文章结构全部由自己决定,主题来自 org.css2。
关于博客的内容,我是一直在改变看法的:
- 只记录自己的技术笔记,和生活所思
- 加入阅读书籍、观看电影、听音乐的笔记和感想
- 加入阅读别人的文章的笔记
博客内容的改变主要集中在究竟是只记录 1,2 还是记录 1,2,3。阅读别人的文章有时是一种美妙的享受,这时会想把自己关于文章的一些理解与评论记录下来,这样能够让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,也能让更多人读到好的文章。在这种改变之间,鼓舞我的是 [cite/t:@dirtysalt],他的博客3只有文字,没有样式。他写的内容既有技术又有生活,既有自己对技术的理解,也有阅读别人好的文章或书籍所记的笔记。
关于自我认知
我只挑选一件事来说,通过这件事我想说明自己还不够了解自己。
有一天,从外面回到寝室,在路过别人寝室门口时,看到一个人正在咳嗽,手里拿着烟。我心里想:看吧,这就是抽烟的后果——咳嗽不断,最后可能癌症缠身。我想当然地认为那个人是因为吸烟才咳嗽的,进而觉得这个人真活该。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?因为我几乎每天都能在走廊里看到有人吸烟,闻到烟味的我认为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伤害,这种消极情绪长时间积累下来,遇到新的刺激就会爆发。所以,我回到寝室,兴奋地跟室友说,这个人因为抽烟咳嗽,真活该啊。
一个室友回了一句,你这是反社会啊。就像一块正燃烧的木炭,倒上一碗水。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闷,也无法继续学习了。我坐在床边,弯腰趴在双腿上,无声地哭了起来,脑子里只有一个词——反社会。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词,它用在我身上,让我很不安。我那样嘲笑别人,真的不对吗?或许,没有所谓对与错,只是立场不同,观点不同。
张鑫旭在文章《我对知乎前端相关问题的十问十答4》中,提到:
自我认知带来的好处就是更自信,内心更加强大了,比方说一些说话刻薄的人说你是“变态”,你就大可不必放在心上。
我为什么会谈到这句话?因为直到今天才明白,我对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认识,仅凭人家一个「反社会」,就能轻易将我击溃。我曾经的自信似乎是自己的无知营造的假象,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厉害,我还有很多亟需改变。人在年轻的时候总爱做梦,梦见自己是主角,功成名就;来到现实,却发现自己是无名小卒,微不足道。改变很简单,好好生活。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,而是用来追逐的,这是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告诉我的道理。
关于工作
关于书影音
读书的话
今年读了毛姆的主要作品:《月亮与六便士》现在已经忘记、《刀锋》则对主人公去印度感受自然的描写,神往异常、《人性的枷锁》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与两个女人的纠葛。还有上个星期刚读的一本畅销书《克拉拉与太阳》,讨论了未来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的。
观影的话
看了《你好,李焕英》、《鸟人》、《遗愿清单》、《007》系列、《爱乐之城》、《比海更深(海よりもまだ深く)》、《吉祥如意》、《地球上的星星》
听音
回顾了许嵩的歌,《雅俗共赏》、新专辑《乌鸦》;遇到新歌手王菀之,她的《画意》听得最多。最爱《Life Is Wonderful (Live in Amsterdam)》,Jason Mraz 演唱。
2022
接下来的一年,期待自己的成长:
- 找到属于自己的笃定、自信
- 找到一份前端工程师工作,并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、让自己获得历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