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出了问题,如何改变

任何一个"社会性"的词汇的产生都对应着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,且标志这个问题已经相当稳定且难以改变。「内卷(involution)」一词就是如此。——汤质

关于学校教育

中国学校的教育,从来都做不到培养人,只是筛选人。中国人那么多,比起培养人,筛选才是最重要最严重的问题,因此学什么考什么仿佛并不那么重要。

学校勉强算做到不让学生入歧途、获得点糊口的知识技能,其他就是放养,修行在个人,努力的本能努力,放逸的本能放逸。因此中国的大学生含金量其实很低,因为可以混下来,本科中思维低下的人数不过来,更高学历的也不鲜见。

当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修道院模式,学生必须花费既定的时间和精力苦修。而随着时间推移,当初传授的知识早就不适用于当下。学校教育的弊端,一则花费四年时间仅为一纸本科文凭,二则四年间学校教授的是过去的陈旧的知识,当学生毕业时无法很快得适应社会生活。

在现代这个时间点,你可以很方便地通过 Udacity,Coursera,可汗学院等在线学习网站进行自我教育,学校教育已经式微。这里的教育所指的是非学术教育,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。1在阅读阮一峰的《未来世界的幸存者》时,读到「为什么你可以不读大学」,文中表达了关于学校教育已经式微的类似观点。

中国教育有普鲁士教育的基因,再混以儒学和科举传统,形成一种特殊的教育体系。当初普鲁士人创造如今认为的「标准教育模式」,是为了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,这种教育体制的积极一面就是,在当初创造出大量的中产阶级。但是,放到当代社会却并不是适合。这种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,对他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害无益。

当今社会需要的是,具有创造力、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,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践,不幸的是,从普鲁士沿袭下来的教育体制却并不鼓励这种积极探索。2

所谓「内卷」

「内卷」,说到底还是人太多了,整个社会达到了一个临界点。所谓的国家发展了,在个人身上是通货膨胀,贫富差距被不断拉大,生存压力越来越大。学校只负责培养出来一般性人才,在前二十年绝对是正确的,但是现在,既有学校学习,不可能满足走向社会后,那些基本的生存需求了,在学校按部就班出来的年轻人,注定无法适应这个社会。

现代青年(学生们)有着,最无用的善良、最羞耻的欲望、最自私的刻薄、最愚蠢的愤怒,我很敬畏年轻人,他们很有力量,但也有太多的问题,如夏天的苍蝇一样嗡嗡不停。

Z 时代的年轻人,自小就得接受网络上的狗屎观念,和学校老师喂的狗屎,长大后总是需要很多很多的思考,才能把脑子的狗屎给扽出来,重新热爱这个世界。

在所谓的「内卷」下,现代青年开始躺平,躺平用另一个词表达就是:颓废。似乎一种名为"虚无主义"的幽灵在所有年轻人并不稳固的精神里游荡,因此尼采简直是现代青年的灵魂导师,尼采的格言体最能使他们大脑高潮。

他们病态的病因是"一无所有",仿佛是预感到再怎么努力都看不到的希望,终究是靠着冥想和游戏而忘记存在的问题,暂时慰藉自己的无助灵魂。寻医问药式的去追求知识去追求真理,这种行为也许能获得一些对问题的解答,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行为能把他们和那些颓废的庸人拉开距离,而获得一种看似是超越的意义,实则是弱者的挣扎,一点也不超人。3

欢迎通过「邮件」或者点击「这里」告诉我你的想法
Welcome to tell me your thoughts via "email" or click "here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