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

费尔巴哈说: 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。这句简单的话语,却包含着无穷的意蕴。先交代一些背景知识:费尔巴哈,德国哲学家,他提出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人学,人是一切哲学的起点。

他曾经说过,“ 当人刚脱出自然界怀抱的时候,他只是个自然人,而不是人。 ”所以在后天的学习与进步中,人才成为有别于动物的人类。换句话说,人在后天所接受吸收的东西,都是用来帮助他成“人”的。

那么这句话是否同样适用于阅读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,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,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。所以,读一本好书是格外重要的。

读书,是门学问。读好了,不仅能培养情操,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;读不好,不仅浪费时间,还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。这个全凭个人权衡。

这世上的书只有这三大类:

  1. 完全不可读的书,这类书往往有着诱人的外表,内里藏着的却是那令人憎恶的污秽,避之唯恐不及;
  2. 可读可不读的书,这类书一般具有时效性,亦可能是有关某方面的专业书籍,这类书的选择就要靠我们自己判断是否有必要阅读;
  3. 必读的书,所谓必读,是就精神生活而言的,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,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。

应该说,这第三类书籍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,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。它们是人类文化宝库中千百年来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,即所谓经典。

在那些经典中有很多都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,例如,《西游记》,《红楼梦》,《论语》,《史记》……这些共同构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。

那我们又有多少了解呢?不得不说,在同龄人里喜欢经典的人是少之又少。可能是学业繁重,无心顾及其他吧。

未来的压力在无形中催促着我们不断往前走。万分急切的我们很少能够停下来安静地读一读经典,能够让自己静静,能够沉淀自己日渐浮躁的心。我们是需要这样的生活的,这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。

费尔巴哈不是说了吗,人是他所吃的东西。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,你这个“人”就会以一个什么样被呈现出来,无论你是否喜欢这样的自己。

有些时候,走在去上自习、去图书馆、去食堂的路上时,我都会有一种可怕的想法:

如果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在将来看起来都毫无意义,怎么办?

如果我这些年的所有付出在未来的某一刻都化为乌有,怎么办?

如果我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伪知识,怎么办?

我不知道怎么办,就像我不知道爱情会何时来临一样。这该死的无力感,我越想抓住一些东西,就越抓不住。没办法,做好自己,排除一切杂念。这是我的学习秘诀。

欢迎通过「邮件」或者点击「这里」告诉我你的想法
Welcome to tell me your thoughts via "email" or click "here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