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普通却自信」所代表的一种品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。因为它规避了人最常见的两种认知偏差:积极偏差,以及消极偏差。
先谈「积极偏差」。
1978 年,心理学家 Matlin 和 Stang 首次提出了这种效应。他们发现:当我们跟别人交流跟回忆往事的时候,总是倾向于对真实的经历进行粉饰,亦即关注那些更正面、更美好的事物,忽略那些负面、不够美好的事物。
「积极偏差」的成因:*人需要不断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,这样我们才能从中获得继续存在下去的力量*。
我们知道,记忆可以大体分成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,而长时记忆又可以进一步细分,分成语义记忆和情境记忆(又叫做*自传体记忆*)。
语义记忆,指的是对句子、概念等信息的记忆;而自传体记忆呢,指的是对「我做过什么事情」的记忆 —— 它是以情境的形式储存和「回放」的。
我们的自我认知,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自传体记忆。
也就是说:我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我喜欢什么、不喜欢什么,我擅长什么、不擅长什么,我相信什么、不相信什么……以上这些,心理学上叫做一个人的「*自我图式*」。而自我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,就是一个人的自传体记忆。
所以,更加正面的自传体记忆,就可以形成一个更加正面的自我图式,从而,让你能够切身地感受到「我是有价值的」「我是优秀的」「我是值得存在的」。
心理学把这种更加正面的自我图式,叫做「高自尊状态」。它会带来很多正面效果。比如:对生活充满热情,更加积极地面对困难,更加不容易被挑战打垮……诸如此类。
暂且总结一下:
积极偏差会带来更正面的自传体记忆,形成更正面的自我图式,从而帮助我们提高自尊 。
积极偏差的实质,是对中性的事物进行正向解释,它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粉饰和美化。它带来的自我图示,往往是失真的,片面的。这会导致:我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特质,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有能力,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更出色(我目前就处在这一种状况)。这种状态,被称为「自我优越偏差」。(比如,个人总会倾向于认为,他在各方面的特质都要优于一般人。)
实际上,这是不可能的。前两个例子明显不合逻辑,第三个例子也很难发生。我们假设把人类的知识领域设为 100%,一个人能够在 1-2% 的领域做到精通,在 10% 的领域里做到优于一般人,就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。其余 90%的领域,也就是正常人水平而已,甚至不如普通人。这是事实吗?
可能有朋友会问: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如果更高,难道不是很容易在各方面都超越常人吗?
当然不是。智力只是一个生理特征,它只能决定你掌握一项技能的速度。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智力再高,速度再快,你也不可能穷尽人类知识和技能的各个领域。像人类历史上的通才如达芬奇、罗素、司马贺,也只不过这么寥寥几位而已。
再者,哪怕是智力,目前也存在着许多争议和不同模型。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例,他把智力分成了 8 个维度,包括语文、数理、空间、动觉、音乐、人际、内省和自然。在某几个维度出类拔萃就已经极其稀有了,理论上,不存在 8 个维度都非常出色的人。
所以,如果你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,无法摆脱「自我优越偏差」,那就很容易落入「自以为是」的陷阱。
自以为是 –> 异质的高自尊(具体表现:刻意只吸收能让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的信息,而回避那些能体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的信息)
然后是「消极偏差」。
什么是「消极偏差」:我们在处理和自己相关的信息时,更容易注意到负面的、消极的内容,并高估它们的重要性和严重性。
积极偏差是针对整体框架的,而消极偏差是针对具体事件的。
真正影响我们的,永远不是危险本身,而是我们对危险的恐惧。
能够接纳自己,承认自己的普通,就克服了积极偏差;而对于消极偏差,要树立绝对能够战胜困难的决心。要有一种成长心态:我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。我所面对的挑战可能很困难,但没关系,一切无法消灭我的事物,终归都会成为我的养分。失败了,我会收获经验;成功了,我会收获成长。对抗消极偏差的正确心态:正视它,削减它,接纳它,然后,消化它。
如何培养「普通却自信」这种可贵的品质?
- 觉察,然后更清醒地看待自己
- 降低对自己不必要的预期
-
用事实和数据思考,而非感受
- 因此,养成一个习惯,平时多积累事实、搜集数据,包括自己在复盘的时候,也多从事实和数据入手(比如:「我做了什么,这个行为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」,这种分析方式就比「这个行为好不好」要好很多)。
- 想清楚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