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初中同学的一次聊天

本来约好是明天下午见面,不过她今天下午有时间,就约在下午四点,在一家名为「陌上花开」的咖啡店。

四年未见,比以前会打扮了,虽然还有些孩子气。可能是因为熟悉的原因,所以更愿意直视,注视着她,听她说话。面部表情很丰富,一个擅长说话的人。白色棉袄,鬓角的头发下垂,袖口还露着在里面的衣服。这是我少有的几次描绘熟人的形象,还需要继续练习。

在和她的聊天中,能感受到自己话语的无力,觉得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办法;转念一想,或许这就是一种常态,企图通过一次对谈解决问题,那么这问题本就不是问题。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,持续地与问题死磕,同时在自己认为能够用力的地方,继续用力。我常用一句俗语抚慰自己:「尽人事,听天命」。

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几个:

  1. 记录。为了以后回望这次谈话,思考这次谈话的意义
  2. 分享。可能会对一些人有启发,公开地分享,让更多人获益
  3. 反刍。在开始写这篇文章的这一刻,我才再一次意识到:自己更习惯于用文字表达。这是我在编程之外的找到的第二个让我自信的地方

突然想到一个人的表达:这个世界有很多的概念,有些概念没有调查就没办法真正理解,错误地使用只会增加困惑。

她是一名大专生,三年之前就开始准备专升本,但是昨天目标学校发布了新的公告:取消她的目标专业——英语;考本科需要考高等数学。她很喜欢英语,所以她专科时选择了英语专业,计划当一名初中或者高中英语老师。我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发现,如果想考取初中或高中教师资格证,至少要本科学历。但是,她数学不行,专升本考试时可能无法过线。她一直在提醒自己:你没有办法专升本了。这让她陷入某种虚无。

还聊了其他问题,诸如,结婚的意义在哪里……其他的写文章的时候已经忘记了。

社会的有序运转需要各种规则,制定规则的人与应用规则的人注定不在一个角度考虑问题。我最近才从一种理想主义视角中脱离出来。在此之前,在我眼里一切都应该是舒适圆润的,如果不对我胃口,我会努力改变,强迫别人或事物适应我。如果不能改变外界,我就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,不让自己被「污染」。自以为别人都不好,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。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是一直存在的,只不过很少表露给外人看。

公平只在少数需要舆论支持的情况下才会实现,真实生活中这只是一种「理想主义」。阶级是一种都存在的,但是我现在才意识到。我可以做什么呢?

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。国家的强大,让我能够在和平的年代,认真地活好每一天。我不用微博,我不看抖音。我没有能力在接触它们之后,还能正常学习进步。我在大学这几年尝试了不少新事物:去过一个偏远地方的中学支教,我发现自己喜欢和孩子们相处、写作表达自己一直在做、20 年很幸运能够接触编程,现在想把编程作为职业、读过很多书、看过很多电影、听过很多歌。

从这些经历中,我总结出来一些对生活的理解:时间向前走,人经历得越来越多,思考得越来越多,羁绊也就越来越多。犹豫不安,不敢继续,这些情绪浸润着我的心,但是,当第二天来临的时候,新的一天又开始了,美好的事物在心间荡漾。

最好跟着自己的心走,再不济人生的重大决定跟着自己走。社会公认的人生步骤——升学、结婚、生小孩、为儿子买房,已经深入她的内心。我认为不该如此顺从社会风气。就算最终还是结婚生子,但是这的确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,而不是所谓的「别人认为你这样做最好」。人这一辈子只有这一次而已,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,是很无聊的。当然,按照自己的想法肯定也受外界各种因素局限,这些都要考虑在内。

疫情是一个巨大的黑天鹅,没有人预料得到,当这种意外发生时,一切的计划都显得苍白无力。但是不是说没有计划,计划一定要有,而且不能只有一种计划。有一个计划 A 作为主线,plan B 用于应对意外事件。

好奇心是很重要的,培养自己对特定事物的好奇心。它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给你惊喜。好奇能够引导你关注了解新事物的表面,若想深入需要付出常人不愿的努力。这些努力可能只是精神愉悦,也可能会带来物质回报。

脑袋空空,只有这些了:)

补充:

  • 教小学比教初中,可能更能够改变孩子
欢迎通过「邮件」或者点击「这里」告诉我你的想法
Welcome to tell me your thoughts via "email" or click "here"